刺桐大桥南引桥段完成沥青铺设 整座大桥交通全线恢复
《夜间半封闭施工 不禁止车辆通行》追踪
刺桐大桥是刺桐连接泉州市中心城区与晋江、石狮的大桥大桥重要通道之一。2020年10月9日起,南引刺桐大桥整治工程项目正式启动,桥段全线原定封闭时间至2021年5月9日,完成经过近四个月的沥青奋战于2月7日提前恢复通车。不过这两天,铺设过往刺桐大桥的整座市民发现,大桥南引桥段也在进行路面整治,交通对通行带来了一定的恢复影响。不少市民关心该路段路面施工何时能结束,刺桐对此,大桥大桥记者走访看到,南引经过晋江交通部门的桥段全线多日赶工,南引桥段于昨日中午完成沥青铺设。完成
南引桥段沥青铺设完工,刺桐大桥交通全线恢复。(林劲峰 摄)
从17日开始,不少市民发现刺桐大桥靠近晋江的这一段路面在进行改造提升。先是桥面被刨开,紧接着双向六车道被四等分后,进出城方向各保留了一半的车道可以通行。
“前期路面刨开后,还要铺防水层,为尽量降低对交通的影响,施工都选择在非拥堵时间段(21时-次日7时)。”据晋江市交通运输局专技人员李锦鸷介绍,在完成沥青前期铺设准备工作后,选择在周末夜间进行沥青铺设。上周六凌晨,先完成了靠近护栏这一侧路面的沥青铺设。不过受下雨影响,另一侧路面的沥青铺设工作延后到本周一进行。
22日10时许,记者在刺桐大桥南引桥泉州往晋江的半幅路面看到,一大一小两台压路机不断地来回压实沥青路面。在靠近刺桐大桥原收费站处,工人正在对即将铺设沥青的路面做喷油处理。23日11时,记者再次来到现场看到,南引桥段路面全部完成沥青铺设,几名工人正在进行施划标线等收尾工作。12时许,整个南引桥段的路面整治工作完成,比原计划于4月1日完成提前了一周时间,也大大减小了施工对交通带来的影响。
据了解,刺桐大桥南引桥和匝道工程3月12日招投标完成,3月15日进场,总投资约1700万元。目前,南引桥段完成沥青铺设后,还将进行什么项目,对交通会不会产生影响?对此,李锦鸷介绍,路面沥青施工完成后,整座大桥交通全线恢复。而路面工程只是刺桐大桥南引桥和南匝道桥维修加固工程的一部分。下阶段,工程重点将从路面转移到桥体,尤其是对桥体病害的整治,将采用钢板及碳纤维布对整个桥体进行加固。“桥面还有一部分防撞护栏需要维护,但不影响正常的通行。”据悉,南引桥段工程整个工期计划为4个月,晋江交通部门将抓紧时间,加大人员、机械的投入,争取早日完成。
此外,记者从泉州市城市管理局工程中心了解到,目前刺桐大桥主桥和北引桥整治工程正在进行收尾工作,主要是对部分附属设施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和完善,包括右幅护栏的加固、涂装以及纵向伸缩缝的安装等,预计4月底可以完成。当前因施工需要,一小部分路段用反光锥围了起来,对整体的交通影响较小,不过在此提醒驾驶员要安全驾驶注意避让。(记者张晓明 实习生刘熠烨)
(责任编辑:娱乐)
-
1月8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关于查询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结果、考试合格证明的通知↓↓↓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结果、考试合格证明将于2024年1月10日开通查询,现 ...[详细]
-
根据最近发布的2024年度全省营商环境监测督导结果,泉州市“获得用水用气用网”指标再次成为全省标杆。近年来,泉州市聚焦经营主体需求,不断优服务、提品质,打造便利高效、稳定可靠的 ...[详细]
-
一、标准解读2022年3月15日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已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代替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主要技术变化有: ...[详细]
-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近日,一种融合户外风情与吃虾乐趣的全新消费场景,在城市夜生活中悄然兴起。记者来到万达小龙虾大排档,实地探寻这一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独特休闲方式。5月2日下午5时, ...[详细]
-
對於前一天的華府騷亂,投資人已讀不回。美股三大指數同寫盤中、收盤新高。世界首富也換人了!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详细]
-
厦门地铁“一日票”来了不限里程乘坐地铁所有线路,最多可乘坐8次,售价12元海西晨报讯记者 柯小娇 通讯员 朱俊博)大家期待已久的厦门地铁“一日票”来了。 ...[详细]
-
近日,厦门地铁官网发布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南延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告补充说明,其中提到,“为进一步扩大本工程服务范围,拟将工程起点由厦大南门站继续向西延伸至沙坡尾站,较第一信息公 ...[详细]
-
比赛现场19日至23日,2025年福建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在三明市将乐县举行。此次赛事作为省运会的资格赛,是检验各地市培养后备人才成果、为省队选拔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和引导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赛 ...[详细]
-
12月29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公示了2023年度四川省智慧医院评价结果,共评选出4家“四星级智慧医院”,16家“三星级智慧医院”,43家“二星级智慧医院”,80家“一星级智慧医院”。名单具体如 ...[详细]
-
“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把个人破产上升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地位。2025年5月,南方周末报道《856万失信者,能不能“重生”?》,呈现了当下从失信惩戒到个人破产的制度 ...[详细]